产品的价值有两面,一是对用户的价值;一是对开发商的价值。
PPT易编,落地数据难。浅显地说:利润率是多少?
投入产出比(ROI)决定要不要在一个产品上继续烧钱(投放)。
一家工厂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能继续经营。如果把一个 app 看作一个工厂,也是一样。
1、留存率 - 有多少人留下才值得继续做?
用户没有把 app 删掉,app 在他的手机上存活越久,越有可能从他身上赚到钱。
一个 app 要有多大的留存率才算是一个值得继续做下去的产品?
厂里两个成熟产品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样本:
7日留存 | 30日留存 | |
---|---|---|
app1 | 28% | 16% |
app2 | 18% | 6% |
一个工具类一个社交类,用户量以“亿”计,运营时间都超过 5 年。这是不分国家不分来源(是否投放)的全网统计。
2、投放成本 - 花出去的钱能赚回来吗?
新产品在前期会做小量+短期的投放测试,有了用户的成本数据,再去看这些从投放而来的用户留存率有多少,据此计算留存成本。厂里有个指标:7日留存成本控制在30元以下,算是及格线。
每个国家的投放成本差别很大,用户价值也不一样。以一个工具app在越南的投放为例:
7留 | 14留 | 30留 | 新增成本 | 7留成本 |
---|---|---|---|---|
40% | 20% | 11% | 0.3元 | 1.5元 |
这时再去看这个地区的ARPU(Average Revenue Per User),如果7日ARPU超过1.5元,意味着可以持续在这个地区不断投放,不断放大用户量,进而扩大收入。
投放组的同学负责优化投放数据,通过调整不同地区,不同语种,不同关键词,不同时间段,不同价格目标等等,尽可能降低投放费用。
除了绝对费用的降低,还要看这个费用平摊到每个用户身上,最后能够真正留存下来多少,配合产品优化,最终目标是降低留存成本。
3、用户价值 - “便宜”的用户真的“便宜”吗?
投放按不同国家设定不同的价格范围,对应到用户数据,也按国家分别统计。
列举一些曾经做过的不同维度的观察分析:
- 80%的人一周里一封邮件都没有,20%的人每天有邮件;
- 英美国家每人每天有18封邮件,马来西亚每人每天1.5封邮件;
- 76%的人一周里都不看邮件,3%的人每天看邮件;
- 42%的人绑定后一周内都不发邮件;
- 每人每周打开4次,每人每天使用9分钟,小国时间更短,4分钟。
投放回报率和该地区的用户习惯是相对应的。除了投放花费,还要看这些花费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。
假设阿根廷、马来西亚、印度、墨西哥的 CPA(Cost Per Action)是3元人民币左右,单价可能不算太高,但因为产品特点、用户习惯等等各种原因,使用率低,留存率低,如果单位时间的ARPU不能覆盖留存成本的话,就不是值得继续投入的地区。
一些参考数据:
- 前面提到的两个app的平均 eCPM(Effective Cost Per Mille,每千次展示收益),一个9.3元,一个15元(常规广告);
- 后者的激励视频广告的 eCPM 是 400 元。
总结
- 关心数据,区分国家统计,区分用户是否来自投放,分别带来的留存率是多少;
- 分析产品特性与用户习惯,分析不同地区的用户特征,统计ARPU;
- 在不同的实施环节,观察数据变化,从中找出产品的优化目标和方法;
投放和产出比只统计产品本身,可以忽略人工和基础设施成本。